我主要是做沖壓產品的生產銷售,因為沖壓模具的問題,有很多的訂單做了其實沒什么錢賺,所以在幾年前我們開始就只生產輕鋼龍骨的配件制作。
經過幾年的制作經驗,我們生產的龍骨配件在品質上已經非常好了,然后我們又常出去跑業務,和我們合作的經銷商還是廠家都不錯。

因為我們的價格適中,品質優良,很多和我們合作的客戶都比較滿意,現在有個廠和我們一起做這種配件的。
結果他把我們經營了很久的客戶以接近成本的價格給他們供貨,我仔細研究過他們的工廠,他們的生產成本比我們要高,主要集中在廠房技術工人。
所以,以他們現在的價格幾乎是0利潤,可能還要倒貼,當然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偷工減料的,曾經我看到別的工廠,他們偷工減料被我們拉過來的訂單,主要是數量不對,還有鐵皮的厚度偷少,產品偷小之類的。
現在也想不好應該怎么做,和他們打價格戰,沒利潤的生意,我做來做什么,可是要還是以原來的價格供貨的話,根本賣不出去。
看到了很多答案,其實是這樣的,我是以我們平常在做的價格去把他的客戶搶了過來。因為,我們在成本的控制上還是做的比較好的,所以我們的價格自然的比他的要低一點。
現在他覺得客戶被我搶走了,就來了這么一招,用成本價,把我剛從他那里搶來的客戶,繼續挖過去了。
沒多久他家工廠就倒閉了!
供應商根據材料成本、人工成本,實實在在報價格,卻總能聽到:人家有人報的比你低,我找別人了!
研發成本你加了嗎?人工成本加了嗎?店面成本加了嗎?管理成本加了嗎?你還要售后嗎?
有些鑄造廠無底線的經營降價,接了無數訂單,壓低市場價格,鑄造廠賠錢倒閉。
最終擾亂了市場,出現了餓死同行,累死自己,坑死整個行業的錯誤現象。
商業,適當的比較是可以的,但不能為了接單,失去了價格、品質、服務、利潤。無論是什么行業沒有利潤談何生存,沒有質量如何強大。
價格多低的生意都有人做!現在看來,比“倒閉潮”更可怕的是“低價競爭”。
品質決定價格,殺價一定要有度,一定要讓客戶有利潤可賺,做長久的供需,不做一次的買賣,選擇從信任開始……
其實,在價格戰的博弈中,完全可以選擇打品質戰,挖掘自身優勢,從客戶體驗抓起,用服務說話,靠技術說話,完勝價格戰!